股息成長就是一種雙重的複利效應,把握這些原則,創造每年 7 位數的被動收入不是問題!

你知道在台灣股息成長超過 10 年的公司有 2 間,而美國股息成長超過 50 年的公司卻有將近 200 間嗎?但不論選擇台股、美股,想用股息打造良好的複利效應,教你 3 個秘訣 🪄

📌 股息一定要穩定

台股有一個普遍的狀況是殖利率看起來算好,代表每一年公司發給你的錢好像蠻多的,但可能會有股息配發不穩定的狀況,台股的股息長年領下來,你會發現有時領到比較多、有時比較少,作為被動收入就會通常會讓人有種不安全感。

如果你有研究美國穩定股息成長的公司,其實可以合理預期每一年給的錢會越來越多。

在台灣股息配發連續成長超過 10 年的公司一隻手指頭數得出來;然而美國股息成長連續超過 50 年的公司就有將近 200 間,甚至超過 25 年以上的公司就有將近 100 間!

從股票市場來說,一邊只有 2 個選擇,一邊卻有 200 種選擇,在選擇標的上分別就大,從選擇多的市場中挑選,就能以良好的投資組合打造被動收入的來源,股息累積的速度也會比在台灣快很多。

📌 股息再投資的複利效應

美國有一個制度叫「股息再投資 (Dividend Reinvestment Program, 縮寫 DRIP)」,持股領到發放的股息時,可以自動買進原來的股票,也不用擔心領到錢不夠買一股或買一張,美國的制度是允許買到小數點下第 3 位(0.001 股)。

股票數量會自動增加,領到的股息也會變多,如果股息也有在成長的話,就是一個雙重的複利效應。

📌 在乎公司賺錢的能力

很多人為了賺股息而忽略檢視這間公司的體質,常常聽到一個詞叫做「賺到股息賠掉價差」,假設公司今年股息發得很多、殖利率很高,可是忽略了這間公司賺錢能力不穩定,結果遇到明年發不出來的情況,這就不是一個很好的被動收入來源。

我們被動收入前提還是強調,要在乎公司賺錢的能力。

如果要看公司賺錢能力,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思考這公司有沒有經濟護城河。

有一個護城河保護這間企業的話,可以穩固它在產業裡面的地位,然後維持它的競爭力,讓它持續能越賺越多錢,相對我們股東才有機會越賺越多錢。